近日,记者获悉,无极县经济开发区南区迎来重大绿色能源项目落地:由国家开发银行提供政策性贷款资金支持的34.5074MW分布式光伏及40MW/135MWh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完成前期设计规划,目前首次贷款已发放,已开工建设。该项目由无极县兴广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39263.69万元,不仅是河北省首座百兆瓦级用户侧储能电站,更标志着无极县在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构建循环经济体系上迈出关键一步。
无极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是无极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抓手,未来将以此为样板,构建从皮毛加工到废弃物再生利用,自然能源代替部分火电的全链条循环经济体系,打造绿色+绿电‘中国生态牛皮革之都’。”
记者了解到,项目核心储能设备采用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快卜公司的最新技术成果——标准314Ah磷酸铁锂(LFP)方形铝壳电芯,并集成最新研发的EnerD集装箱式液冷储能系统。该储能系统额定电压达1331VDC,通过高度集成的软硬件设备(包括锂电池舱、PCS、EMS、BMS等),结合源网荷储智能调度能力,实现园区绿电高效消纳,为项目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项目位于无极皮革后整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内,该基地以“资源再生+环境保护”为双重目标,建设了综合污水再生利用配套工程,通过对污水的收集处理和再生利用,既保护了区域水资源环境又实现了水资源的良性循环,为产业基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园区致力于破解传统皮革产业“高污染、高能耗”难题,通过建设分布式光伏、储能电站及配套环保设施,基地将实现绿电自用、峰谷电价套利及突发停电应急保障,助力园区企业降本增效。同时,基地规划未来引入风电等其他绿电设备,打造河北省级低碳示范园区,推动皮革产品“绿色生产、直供全球”。
无极县作为北方皮革产业重镇,长期面临生产能耗高、环保压力大的挑战。皮革染色工艺需日间集中用电,导致企业用电成本居高不下。此次配置的40MW/135MWh储能电站,可通过“夜间低谷充电、日间高峰放电”模式,降低企业30%以上用电成本,并提升光伏发电自用率至100%,为园区年减少碳排放超万吨。
这家鞋企订单爆满
“现有5条生产流水线、一线员工820人,正开足马力赶制李宁运动鞋订单,一天产能1万多双。”春和景明,在莆田市新协诚鞋业有限公司车间,该公司经理蔡晓东向记者介绍,“订单已经排到6月份,公司准备上马第6条流水线。”
由莆田市新协诚鞋业有限公司总投资25亿元的“中国李宁”鞋类产品及新材料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项目,位于仙游经济开发区五里岭片区,是市重点项目;建设现代化标准厂房8栋、研发中心1栋、仓库2栋及相关配套设施,总建设面积12.5万平方米,前不久正式投产。该公司计划建设16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年产能800万双。
“完成一件好产品,要经过多道工序。”在成型车间,看着生产线上一双双运动鞋,负责生产的公司副总经理郑培源说,公司有先进的制鞋设备、熟练的技工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让产品做到精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来自贵州贵阳的王祥,是该公司6#厂房三楼成型部经理。今年46岁的他,从事制鞋业已有22年,其妻子和儿子也在新协诚工作,把家安在了枫亭。记者看到,他来回察看流水线上的各个细节,不时指导工人操作,传授技能。
当日下午,记者在该公司仓库看到,2名机器人调试员和3名硬件工程师正在调试机器人设备。在调试员网络指令下,几台用于自动化运输的潜伏式机器人先后完成定位作业测试。公司新引进的潜伏式机器人6台、料箱机器人4台、叉车机器人12台,经过调试后将正式投入运行。
智能制造设备在该基地得到了广泛应用。蔡晓东介绍,在老厂试点投用6台料箱机器人的基础上,新协诚加强设备升级,引进机械臂等生产线,可以对鞋子“智造”的产能稳定性和标准化提供很大的帮助;引进自动切割机、自动冲裁机等设备,自动画线机已替代了大部分传统机台,电脑花样车也正大规模投入使用。通过引进新设备新技术,人均产值可望大幅提高,实现员工和工厂双赢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温州市海狼鞋机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主要从事鞋类缝制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拥有强大的研发力量和现金的生产设备。主要生产:缝纫机、电脑缝纫机、缝线鞋机、花样缝纫机、外线机、拉帮机、鞋机针车、鞋面缝合机、缝纫外线机、针面缝合机、内线机、168内线机、海狼鞋机、帮面缝合机、座式内线机。更多信息请拨打下方热线咨询,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